沉睡的闲置商标,津城的潜在金矿?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      
    
 

 

 “北京”电视机、“东方”照相机、“红旗”自行车、“飞鸽”自行车、“双钱”胶鞋……这些承载了几代天津人乃至全中国人感情记忆的老字号和品牌,其中不乏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勃发出第二春的例子,但大部分由于各种原因处于一种让人心痛的状态,有的仅仅是因为自身曾引以为傲的商标没有保护好“梅花”从北方被“移植”到了南方,“山海关”在合资之后便销声匿迹……津城的老字号和品牌,你们现在过得还好吗?

  痛

  被“移植”的“梅花”,伤了谁的心?

  我国的第一个奥运会冠军许海峰身穿“梅花”运动衣领奖、李宁穿着“梅花”成为体操王子,成为几代人永恒的记忆。“梅花”牌运动衣是享誉国际的著名品牌,作为天津市的一个老字号商标,“梅花”的现状如何?

  “很可惜,这个商标已经不再为天津人所有。据我了解,很多年前,就被南方人给抢注了……”近日,天金商标事务所米阿前所长痛心地对记者说。为一探究竟,记者于4月初开始,多次与天津市针织运动衣厂联系,希望了解梅花商标的现状,“呼吁社会各部门共同关注,为老品牌的发展提供帮助”。这个要求,被该厂办公室负责人一再拒绝,称“厂领导太忙,我汇报一下,再说吧……”记者多次联系,均无任何反馈。

  4月18日上午,记者直接驱车来到南开区南泥湾路6号,天津针织运动衣厂。记者发现,这个占地120多亩的大院,已经成了一个“大杂院”,很多家外来的服装加工企业都在租用这里的厂房办公,曾经辉煌的天津针织运动衣厂,已严重萎缩,仅占厂区的一角办公。记者找到天津针织运动衣厂的办公室,却依旧没有找到这里的任何负责人。不过,刚好有一名中年男子骑车经过,听到记者是来采访,兴奋地从自行车上跳了下来:“太好了,我正为此而苦恼。这么好的商标,怎么说没就没了呢?太糟蹋了。我曾多次向很多部门呼吁,这次,终于有人主动找我们了解情况了……”该男子把记者领到附近一个“天津市梅花运动衣厂”的办公区,“这个厂子,是针织运动衣厂的三产,我叫张学昊,是这里的副总。我们正在想办法把梅花的品牌做起来。”

  张学昊说,现在这个厂子的大杂院里,还有三家公司在做“梅花”,都是厂子的“三产”。“说白了,这些都是厂子的老人,针织厂不景气,就分出去‘单干’。厂子允许他们无偿使用梅花商标,这三个公司只交厂子房租、煤水电,自负盈亏。”据介绍,这三家公司,一个是周祥年的“梅花公司”,一个是“梅花经营部”,一个是“腾飞印染厂”。

  经过张学昊的引荐,记者见到了周祥年。周祥年的名片上,印的是“天津市梅花运动衣厂”、“菲米丽针织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新产品开发销售部部长。“让我们为之自豪的‘梅花’商标,竟然给搞丢了,这将是我们这些‘梅花’人心中永远的伤痛。除了荣誉之外,‘梅花’也是我们厂1300名职工的饭碗啊……”周祥年说,他最先是给厂子开车,后来干过销售,实在看不下去厂子的状况,就出来承包了三产。

  周祥年说,“梅花”商标具体怎么丢的,他也不清楚。他曾多次问过厂里的领导,但谁都不愿意细说。据他了解,厂子原来是注册了“梅花商标”的,但是,商标的有效期是10年,到期后需要“续展”,“大约10年前,这个商标到期,但是,当时的厂子忙于来料加工、贴牌生产,给人家做‘嫁衣’,却忽视了自己的‘梅花’,梅花已经停产很多年。这样一来,就有了空当,被一个广东人给抢注了。我们知道后,都很气愤,但是找谁谁也不管,都说没有办法,说打官司也是输。”

  梅花’这个牌子并没倒。梅花运动衣,是几代人的记忆,老百姓都是认的。在大胡同,到处都是‘梅花’运动服,尽管大部分都是假冒的,但也说明了这个品牌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周祥年说,直到现在,国家工商总局的档案里,这个获得国家金质奖的“梅花”,依然还是知名品牌。他出来干这个厂子,也是为了一口气,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梅花”商标从自己这一代人手里消失。“我这个厂子,是前两年戳起来的,现在有3个加工厂,100来人。再不想办法,‘梅花’就真的彻底没了。”周祥年厂子的产品,仍以老款式为主,现在主要在网上卖,也有北京等地的批发商过来。

  周祥年说,他是针织运动衣厂的老员工,目睹梅花品牌从“鼎盛”沦落到“停产”,乃至逐渐“消亡”。周祥年回忆说,1984年奥运会前后的10年,是“梅花”最辉煌的年代。全厂职工达到1300多人,年产值一个亿,全厂60%的工人都分到了房子。工厂每年年初开订货会,跟全国各地的体委、百货商店签销售合同,主动权完全控制在厂方手中,销售科是全厂最“牛”的部门。

  “昨天,我们几个人还在跟厂子的领导研究,要重新振兴梅花品牌,大家一致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丢失的梅花找回来。”周祥年说,梅花商标已经被别人抢注,现在,异议期早就过了,这个事实已经无法更改,“但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让‘梅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毁掉……”

  至于如何让“梅花”复兴,周祥年和张学昊都有自己的想法:很显然,复兴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和市场推广,“不过,这不是全部,我们还必须要有技术的提升,不能仅靠复古和怀旧来维持……”临结束采访,周祥年不无担心地说:“希望梅花品牌的境遇,能让更多的老字号警醒。”

  赞

  郁美净:“不做第二个金鸡鞋油!”

  一小袋25克装的郁美净儿童霜,曾经是无数家庭必备的护肤产品。提起“郁美净”,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一个粉红色背景上可爱的小女孩。30年过去了,“郁美净”这个天津市老字号品牌现状如何?记者来到郁美净集团采访。

  “过去的30年,郁美净品牌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值得自豪的是,‘郁美净’并没有成为历史,公司最具特点的儿童霜,每年的销量仍是2亿多袋,一直居全国同类产品的第一位。”郁美净集团党委副书记陆金艳说,“郁美净女孩”形象的诞生,纯属偶然。1980年年初,负责印制包装的一名员工,路过一家照相馆,看到橱窗里一张小女孩的照片很可爱,征得女孩家人同意后,这个照片被用在了儿童霜的外包装上。如今,这个小姑娘已经长大成人,但那瓷娃娃般的微笑却成为永恒。

  老员工栗松彪回忆说,他是1969年到的厂子,“郁美净”当时是个塑料厂,后来才转产生产护肤品。“当时,只是一个小的街道集体企业,厂址在河西区琼州道。整个厂子,就只有一亩二分地。”不过,当时的厂领导有创新意识,经过自主研发,将“鲜奶应用技术”加入到儿童护肤,一炮打响,产品供不应求。“我经历了企业最辉煌的时候,订货电话根本就接不过来。当时有个笑话,公司的钱太多了,财务人员因为数钱,都得了肩周炎。”栗松彪说,厂子随后又研发了很多新品,诸如“珍珠霜”、“减肥霜”,“连日本人都给我们下订单,要出口。我们的厂子也很牛,说出口也可以,但是,不能是你订货,必须要搭货走。也就是‘买萝卜搭白菜’,把我们当时不畅销的货也要买走……”

  1988年,郁美净集团搬到红旗路厂址。经历了鼎盛时期的发展后,该厂也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面临了生死存亡的危机。“1994年,是厂子最艰难的时候。企业账上只有3万元,欠债却有5000多万元。”陆金艳说,究其原因,还是体制问题,国有企业适应性差,不成熟,在计划经济转轨时期,受到“三角债”的拖累,企业陷入困境。

  这些年来,国内的家化产品都经历了生死存亡的动荡,大宝被收购,丁家宜也被收购,国有品牌纷纷倒在外资企业的旗下,“在这个时间里,有很多外资企业找到郁美净,提出合资、合作,我们都拒绝了。我们的信念是,一定要做好中国人自己品牌的化妆品。”陆金艳说,金鸡鞋油被外资企业收购后,现在已经逐渐在市场上消失,“外资企业收购我们,不是把这个品牌做起来,要的是我们原有的销售渠道。我们不能成为第二个金鸡鞋油……”

  陆金艳说,在郁美净这个“金字招牌”的照耀下,在集团领导的带领下,在广大客户的支持下,“郁美净”成功突破重围,并一直坚守,直到现在,依旧受到国人的宠爱。“这些年,我们的收入都在实现2位数的增长,去年,集团的年销售收入6个亿,利润达到6000万元。我们的员工福利待遇,也实现了每年2位数的增长。我们要借助这个势头,把‘郁美净’的品牌做靓,把企业做大做强。”

  郁美净集团的发展,没有故步自封,集团不断提升技术研发能力,产品已从“基础护肤”向“功能性”的方向发展。“我们在全国的销售网络也正在健全,沃尔玛、华润等大超市、终端卖场都有我们的产品。”陆金艳说,该集团的产品,既有传统的儿童霜,也有成人产品;既有面霜,也有浴后乳液等。“我们努力推陈出新,现在已有三个品牌,除‘郁美净’外,研发出的‘育婴坊’、‘汉草香妍’系列产品,也已经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陆金艳说,“郁美净”已成功申请了中国驰名商标,“儿童霜系列”是中国名牌。企业已经申请了很多专利技术,知识产权,一定要努力做好“郁美净”这个品牌,维护好这个前景无限的无形资产。同时,企业也将从质量上维护好郁美净的品牌形象。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企业也面临一些压力,除了对抗外资企业的竞争,还要面对诸如原材料、包装材料价格和人力成本价格上涨等压力,我们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也急需提升。”陆金艳说,压力面前,郁美净集团会激发出更大斗志,“我们有信心,我们将扛起民族品牌的大旗,让中国人都能用上我们自己国家生产的护肤品。”

  思

  沉睡的闲置商标,津城的潜在金矿?

  “天津有大量闲置的商标资源,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出面,对这些潜在的金矿进行挖掘,再创经济效益。”蔡吉祥是天津市政协委员,无形资产研究中心主任,被赞誉为无形资产学创始人,采访中,他一再提及“盘活本市闲置商标资源再创经济效益”的建议。

  商标是重要的无形资产,优秀的商标,可以为商标权人和社会创造大量收益。商标权与其他知识产权不同的是,如果商标权人无法维持经营,其商标仍然有较大的价值可以利用。蔡吉祥说,破产的广州照相机厂,将“珠江”中文和英文商标卖了30多万元;破产企业成都牙膏厂“效力多”商标,卖了61万元。天津的一些商标曾经在全国知名度很高,如“北京”电视机、“东方”照相机、“红旗”自行车、“飞鸽”自行车、“双钱”胶鞋等,拥有这些商标的企业,有些处于停产或破产的边缘,商标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发挥经济效益。这些已经黯淡的天津工业商标,有待再创辉煌。

  闲置商标是本市的潜在“金矿”,盘活本市的闲置商标,创造出新的经济效益,一方面为停产或濒临破产企业安置员工增加了资金,另一方面,商标到了新的企业可以再发挥作用。蔡吉祥建议说,由市工商局与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联合牵头,摸清本市闲置商标的底数;通过新闻媒体,宣传盘活闲置商标的重要性,发动全市公众提供闲置商标信息;建议在产权交易和其他相关专业中介机构开展闲置商标交易的各种活动;制定相应的政策对推广和促进我市闲置商标有贡献的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

  蔡吉祥还提出建议,希望保护好“天津”无形资产。天津市有悠久的历史,为国内外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产品。天津的许多产品驰名海内外。据了解,“天津”商标被日本人抢注情况严重,目前有关资料显示,在日本有42件带有“天津”商标,大部分为日本企业和个人所有。日本比较突出的是板栗,商店卖的是“天津甘栗”,我国其他地区出口到国外的板栗,尽管与我市无关,几乎都打“天津”的标志。类似的情况,还有在境外销售的鸭梨和大白菜等都在打“天津”牌。蔡吉祥说,近年外地食品也在假冒“天津”牌。近年随着天津知名度在国内外越来越高,一些地区的不法商人开始假冒“天津”牌销售商品,如广东地区特别是深圳的许多小餐馆,纷纷打出“天津灌汤包”招牌,深圳一些地方出现了“天津大麻花”的流动货车。

  “这些商家用‘天津’的无形资产获取利润,却没有为天津的交上任何费用。而我们‘天津’却为他们承担的巨大的责任,这些打着‘天津’招牌的商品,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我们‘天津’在国内外就要遭受诸多负面影响。”蔡吉祥建议,由市政府责成相关部门,向日本商标管理部门提出异议,撤销日本商家在日本注册“天津”商标;由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天津”无形资产的管理,向国家商标局申请“天津”证明商标;同时清理国内外不规范的打“天津”牌商业行为,对擅自使用“天津”为商标、商号的行为进行清理。制定“天津”商品的质量标准,研究、制定、实施“天津”品牌的经营战略,向相关商家发放“许可证”,收取无形资产使用费。

  专家观点

  什么样的商标才算好商标?

  “熊猫”、“王朝”、“海鸥”……很多企业愿意选择有含义的商标取名,寄予美好的愿景和期望。但是,这种做法,却遭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吉祥和天金商标事务所所长米阿前的批评。

  “很多企业对商标独创性缺乏了解,愿意选择有含义的商标。你叫‘灯塔’,别的人可以仿冒‘北塔’、‘银塔’;再比如‘飞鸽’,别的人会仿冒这个鸽,那个鸽;这些商标,缺乏创意,都不是好商标。很多企业因为商标问题,每年都有很多起官司,就是因为商标的独创性差。被别人仿冒后,很多官司打不赢,因为无法证明对方是恶意。”米阿前说,好商标,应该是自己臆造的词,别人不好仿冒。商标的选择很有技术性,一个商标,要有很强的“显著性”,要“不易被模仿、被侵权”。

  一个企业的商标应分开层次,要有品牌的创意、定位制度。很多企业采取“总标加分标”制度,如“丰田”汽车,有若干个分标,该公司每生产一个品种,就有一个分标。有的公司采取的是“单一商标制度”,有的公司采取的是“隔离商标”制度。“针对不同的定位人群,就以哪种形象示人。”米阿前说。再以“海鸥”手表为例,所有的手表,无论是高、中、低的价位,都是这个商标,不做细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瑞士的高档手表,“劳力士”、“积家”、“天梭”、“帝驼”,这几个商标都是一个公司的产品,但是,一个档次一个牌子,供消费者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购买。

  蔡吉祥指出,在商标、商号的选择上,最好远离无创意的通用名词,用无创意的名称做商标名称的商标权人无法阻止他人使用,在其他别类商品和服务注册与你名称相同的商标。因为你的商标名称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私权”,你选用的名称也是利用了公共资源。商标权无形资产价值的基础之一,就是商标本身要有创意,首先具备较大的“艺术价值”,而后才会有商标权的“权利价值”、“经济价值”、“信誉价值”。商标名称如果是普通名词,很容易被他人申请撤销,引起法律纠纷。

  “天津的企业,如果从更高层次,严格来说,与真正的国际知名企业相比,在商标战略的实施上,还有很大差距。成熟的企业,必须要有一整套商标管理制度。”米阿前说,一个企业,在技术方面很难达到真正的高、精、尖,让别的企业无法超越,即使如“空中巴士公司”、“波音公司”也不能说没有竞争,品牌的作用就会凸显出来。

  国内更多的企业,同样在商标的问题上栽跟头。“乔丹体育”公司股票上市,虽然经过证监会发审委审批,但因美国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起诉其侵权,而受到关注。也正是因此,该股票至今没有发行,上市受阻。无论乔丹体育公司拿出何种理由,也无法摆脱与迈克尔・乔丹的干系,首先乔丹体育公司的创始人中没有一个是姓“乔”的,为什么起名乔丹?其次,其图形商标,表现为篮球,而不是其他体育项目;此外,迈克尔・乔丹的两个儿子的中文译名也被这家公司作为商标注册。河北省一家企业的商标“六个核桃”,也因被他人提出“有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易造成消费者混淆误认”,股票发行也受阻。(胡然)

 

信息整理编辑:黑土 

上一篇: 法国公司“傍”上中国品牌

下一篇:“雪芘”赔偿原告华润雪花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8万元

相关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