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借贷压垮“椒王”


 
新闻来源:重庆晨报     
   
 
    因为将小小的花椒产业挖深挖透,开发出保鲜花椒、花椒油、花椒精、沐浴露、美肤祛痘乳等20多种产品的重庆市四面山花椒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椒公司),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产业规模,均为全国第一,堪称重庆“椒王”。 

    然而去年“椒王”却社会借贷过多,出现资金链断裂。昨日,重庆市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公告称,下月花椒公司持有的“骄王”牌注册商标将走上拍卖台进行公开拍卖,风光一时的“骄王”拍卖保留价仅139.95万元。 

  商标叫价139.95万 

    昨日,在联合产权交易所网站的醒目位置发布了一条拍卖公告,9月7日在重庆联交所江津直属支所将举行一场公开拍卖会。受法院委托,拍卖会上推出的标的除了一辆价值2.9万元的长安轿车外,另一个标的就是重庆市四面山花椒开发有限公司所持有的“骄王”牌注册商标,两个标的将整体拍卖。在农产品加工领域,提到花椒公司,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公告显示,“骄王”商标的拍卖保留价139.95万元,竞买保证金28万元。公告显示,竞买人须在2010年9月6日(到账为准)前将保证金缴至指定账户。 

    社会借贷压垮“椒王” 

    公开资料显示,花椒公司成立于2000年,在公司的带动下,江津的花椒基地由1998年的1万亩提高到超过50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椒基地。公司红极一时,被业内称为“椒王”。不过,去年7月在花椒收获的季节,花椒公司却因资金链断裂倒下。 

    江津区政府相关部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花椒公司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公司的社会融资过多,利息负担过重。截至去年6月中旬,花椒公司从某银行获得贷款2000万元(扣除担保费、保证金后实得约1500万元),但因公司累积的社会借贷资金超过1000万元,利息超过500万元,在偿还社会借贷资金及利息后,已所剩无几,无力投入再生产。 

  花椒公司仍正常运作 

    “花椒公司出事后,政府和江津的一家企业先后拿出了数千万元来解决各种遗留问题。”昨日,委托方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花椒公司资金链断裂后,留下了不少遗留问题,如工人工资以及各种借款等,政府希望上述出资解决问题的公司重组花椒公司,继续将“骄王”和江津区的花椒产业发扬光大。 

    昨日,记者了解到,虽然花椒公司资金链断裂,但在相关资金的介入下,花椒公司依然正常运作。
                                                                                (记者聂玉虎 实习生付瑶)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黑土 

上一篇: 知名度高的需进行保护注册

下一篇:防范商标侵权风险 行政指导和行政合同双管齐下

相关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