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经济下 国内品牌何去何从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     

          近来,大宝被强生收购案例成为各界讨论的焦点。作为一家有着20多年历史的知名企业,大宝已成为国内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据称,大宝将其100%公司股作价23亿元,将由美国强生接手。而在4月11日,法国SEB公司并购苏泊尔也获得了国家商务部的正式批准。

  最近几年,不少国内品牌被外资企业收购,引发了人们诸多的争论和思考。国内品牌培育和建设该何去何从,如何应对激烈竞争环境下外资品牌的冲击?围绕这些问题,天津日报《经济周刊》特邀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刘刚教授和党怀清博士后作客咖啡会客厅,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研讨。

  外资并购国内品牌案例频发

  《经济周刊》:为何近年来外资收购国内品牌的案例越来越多?每次案例不论金额大小,通常都会引发激烈的讨论,其中原因是什么?

  刘刚:当国外企业进入一个市场时,如果市场内已有较为成熟的品牌,对它的进入是一种阻碍。这种情况下,跨国企业会通过收购现有品牌,从而快速占领市场,但原有品牌收购之后,往往弃置不用,雪藏起来。这对跨国企业而言,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

  党怀清:在外资企业进入国内以后,确实发生了不少的购并案例。例如上海家化的一些品牌,沙市日化活力28等。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并开始重视品牌问题。但是,品牌建设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品牌的培育并不是单纯地通过各种媒体做广告。

  《经济周刊》:随着跨国知名企业的强势收购,国内各产业不少一线自主品牌纷纷被外资纳入囊中,引发了一些担忧之声,对此您如何看待?

  刘刚:大量的国内品牌被收购,肯定是值得担忧的一个问题。过去我们已经吃过这方面的亏了。1990年,拥有著名商标“美加净”品牌的上海家化在与一家国外跨国公司合资后,“美加净”商标被搁置,导致上海家化年销售额急剧下滑。直到1994年,上海家化出巨资收回了“美加净”商标,但已经丧失了最佳的发展时机。此外,还有乐凯,厦门公元等。一定程度上,兼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生产,而是“消灭”这一品牌。
 
     党怀清:确实,我国很多知名品牌在外资的并购案中受损,如活力28、熊猫、扬子等中方品牌不仅没有在并购中做大自己,反而被封存起来,有些国内企业不得不花费极高的代价从外方品牌回购使用权。

  《经济周刊》:跨国企业对国内品牌的收购主要侧重在哪些行业?原因又是什么?

  刘刚:严格来说,各种行业都有可能发生。但目前看来,更多地集中在竞争性行业,因为竞争性行业往往是终端消费市场,例如消费品、汽车等,与普通消费者直接发生联系。这些行业的品牌效应对企业影响更为重要,例如可口可乐,如果没有品牌知名度就很难取得目前的业绩。

  完善公司治理 加强外部保护

  《经济周刊》:应该如何应对外资企业的收购?国内品牌应该走怎样的路?

  刘刚:实际上,做品牌很辛苦,虽然出售品牌可以获得一笔巨大收入,但更应该考虑到,品牌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相关,是一种长期责任。我认为,从企业治理来说,应当倡导共同治理一个好的治理结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大家知道,品牌的认知度提高5%,可以提高企业利润的25%。因此,应从企业长远的发展考虑,完善企业内部治理,不能大股东一人说了算,否则有可能损害小股东和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从外部来说,政府可以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和政策,必要时进行一定的干预。国外也是如此,例如麦道和波音合并、惠普和康柏合并,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且这还只是国内的购并案。当初宝马兼并罗孚也有很大争议。

  党怀清:本土品牌的成长需要一定的过程。相对来说,国内的部分企业实力还比较薄弱,难免遭遇并购的冲击。这就涉及到民族品牌的保护问题。在国外,也不乏类似的保护行为。例如,日本就很少出现国内品牌被收购的案例,原因就是日本对国内品牌保护有很强的力度,例如,日本汽车产业就没有合资或是被外资收购。再比如,证券市场的收购,当对某个企业收购或控股到一定的份额,必须向证监会进行信息披露,可以说,有着严密的防范体系。
 查看文章   
外向型经济下 国内品牌何去何从(2)2007-05-25 16:01《经济周刊》: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国内一些企业并没有青睐外资伸出的橄榄枝,正积极构建自有品牌,这可能成为国内品牌发展的趋势吗?

  刘刚:企业在市场中不保持创新难有一席之地。收购通常发生在已经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身上。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奇瑞、吉利在自主品牌建设方面做得比较好。而且这些公司由于其上市公司、政府背景等因素,也不太可能出现品牌出售的现象。而一些民营企业往往有可能将自己的品牌出售。

  党怀清:国内企业在逐渐重视品牌建设这一问题。虽然在培育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恶性竞争,通过贬低其他同类品牌来宣传自身品牌,这是缺乏职业操守的做法。实际上,我认为,品牌的建设应更多地从质量、社会责任等角度进行培育。

  品牌培育是以质量、信誉为基础的,这才是关键。人们对品牌的认同,往往是建立在其优秀的产品质量之上的。其次,是技术的创新,然后才是营销服务。国内企业如何在品牌培育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流程是十分重要的,而不是走捷径。过去,一些行业的部分品牌通过广告的带动效应,确实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由于缺乏其他方面的支撑,导致退出人们的视线。

  培育国内品牌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周刊》: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有些企业存在趁着时机好卖个好价钱的想法。对此,你怎么看待品牌的培育和企业长远发展的关系?

  刘刚:理论上说,卖商品和卖品牌是一样的。但不一样的是,品牌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相关的。往往与国家的产业、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就好比现在一提某个品牌,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一个行业、一个区域,它的内涵是比较多的,甚至涉及到民族、区域的情结,因此品牌是共同创造的结果,不能以大股东出售品牌获利为标准。

  党怀清:这也就是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比较,对于国家而言,更重要的是长远发展。

     刘刚:品牌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另外,很多品牌都是消费者支持、认同的结果。没有消费者,就更谈不上品牌了。而品牌的出售,可能还伤害了消费者的感情。实际上,一个企业、品牌的发展,涉及到股东、消费者、供货商、员工等多个方面,关系社区发展、当地产业的发展等等,而跨国公司更多的是从自身利益出发。 

  同样一件产品,加上品牌之后价格就升上去了。为什么呢?品牌本身就是一个抵押品,是经过长期大量投入形成的。出售一件次品,也就是砸自己的牌子,过去的专用性资产的投入就烟消云散了。品牌实际是多方利益关系的集合。在品牌上,体现出来的报酬递增的规律。例如,由于人们对海尔品牌的高度认可,当海尔在品牌培育方面加大投入时,获得的收益将持续递增。

  就天津来说,品牌还是不够多的。但目前已有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品牌,例如天士力、狗不理、十八街麻花等等,它们为天津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这些品牌都已经与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消费者对这些品牌也有深厚的感情。

  《经济周刊》:在品牌培育方面,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刘刚:品牌的价值是多年创造出来的,并不是说品牌就归股东所有,它带有很强的社会性和企业的整体性。品牌既是企业长期努力的结果,也是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一个品牌如果消失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也是近来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在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实力差距较大的状况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保护。

  党怀清:还要强调的是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过去我们可能不太注重这一方面。而正如波特在《国家竞争力》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有挑剔的本国消费者。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国国内的消费者还不是那么“挑剔”。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 黑土

上一篇:国内房地产企业商标保护意识亟待提高商标注册不到两成

下一篇:百度丢失香港域名 3年内连续三年被抢住

相关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