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中国工商报 |
海淘,被称为当前电商领域最“性感”的词语。《2014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2万亿元。 6月1日,媒体发布《阿里巴巴抢注海淘商标跨境电商惊险》微博。此新闻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电商和知识产权业界掀起轩然大波。 一时间,各种说法纷至沓来:有说这是阿里巴巴继双十一商标之后使出的另一个“大招儿”;有说其他电商以后都不能用“海淘”二字,海淘业务都得被迫停止…… 然而,记者经过调查采访,却发现媒体报道存在谬误,事实并非如此。 那件把电商“吓傻了”的商标 发布微博的随后两天内,不少媒体纷纷对阿里巴巴注册海淘商标之事予以报道,标题一个比一个吸引眼球。 虎嗅网的标题是《阿里巴巴抢注海淘商标,京东、聚美优品慌了》。 知识产权业界某微信公众账号的标题为《惊!海淘商标遭抢注,跨境电商们要当心》。 太平洋电脑网的标题为《跨境电商吓傻了!阿里抢注海淘商标》。 6月2日,《北京日报》的标题为《电商角力开抢海淘商标》。 除了标题特别夸张外,不少稿件中还提到了这样一段话:“如果这样(指的是海淘商标获得核准注册),电商界将面临一个比2014年双十一商标事件更大更具威胁力的商标事件。现在所有的跨境电商,无论是现有京东、唯品会、聚美优品、亚马逊,还是新生业态,没有阿里巴巴的许可,都再也无法在互联网广告、宣传海报、web软件、APP软件等阿里巴巴核准注册的商标或服务项目上使用‘海淘’二字。‘海淘’二字将在电商领域被阿里巴巴垄断,阿里巴巴也将喜大‘独’奔。” 这应该就是众多媒体在标题中说其他电商“慌了”“吓傻了”的原因。那么实际情况怎样呢? 记者登录中国商标网查询,结果显示,以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名义获得注册的海淘商标共有5件,分别是第16类(期刊杂志)的第12259386号、第36类(金融服务)的第12259464号、第41类(提供模特)的第12259607号、第42类(装饰设计)的第12259354号、第45类(人员服务)的第12259645号商标。 湖南快乐淘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其71%股权属于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名下有已获得核准注册的海淘商标2件,分别是第39类(运输仓储快递部分)的第8920709号商标和第42类(包装设计部分)的第8920680号商标。这两件商标显示处于转让待审中。业内人士推断该两件商标的受让人应该是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还在第9类(计算机软件)上申请了海淘商标(第12259371号),不过初审公告后被提出异议,目前处于待审状态。(有文章说这件商标已经获得注册,是不正确的) 但是,上述商标都不是引发本次海淘商标事件的“主角”。真正的“主角”是第35类上的第12259434号海淘商标。(李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