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沪江”商标品牌的保护

新闻来源:新汇闻 
 
    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跻身中国高校办学实力百强行列的沪上百年名校,其办学文脉最早可上溯至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以下简称“沪江”)。“沪江”在其近半个世纪的办学过程中,办学声誉蜚声中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百余年办学文脉蜿蜒交汇,“沪江”人文精神历久弥新、叶茂枝繁,今天,“沪江”已成为上海理工大学至为重要、尤为珍视的文化品牌,她的爱国传统、教育情怀和校训感召,充满着资政育人的强大精神蕴涵。

    一、“沪江”的办学导向和牺牲精神,凝结为她的爱国传统
  
    沪江大学虽然是美国浸会创办的,但是随着学校首任华人校长――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刘湛恩的履职上任,通过“沪江大学中国化”的一系列改革,学校日益成为一所“鼓励学生的爱国热情、投身奉献于社会事业”的大学。
  
    1929年初,沪江大学成为上海第一所向政府立案的教会大学,并形成了中国校长在中国人占多数的校董会领导下主政的模式。此后,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主要职务绝大多数由中国人担任,同时学校大力吸收一批有造诣的中国学者任教,中国教师在高级师资中逐渐占据多数。为适应国内的需要,学校对原有课程、教学方法及教材进行全面改进。学校将国文系作为主修系,国文公共课以教白话文的大学语文为主,选修课着眼于中国的小说、戏剧、诗词、现代文学、历史和哲学等。1931年,学校正式把校名英文名中具有宗教意涵的“Seminary”删去,体现出学校着眼于为社会而不是为教会培养人才的鲜明办学导向。
  
    学校爱国传统的又一重要例证,是以刘湛恩校长为代表的沪江大学,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担当与作为。1931年“九一八”事件发生后,来自上海30多所高校的代表在沪江大学集会,领导上海学生救亡运动的上海高校学生抗日救国会联合会正式成立。沪江大学学生以“素食终日”来纪念“九一八”这个新的国耻日,把省下的钱捐作赈灾款。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的次日,校长刘湛恩与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联合发表《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公开表明抗日立场。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沪江大学在战火中被迫撤离杨树浦校园,刘湛恩在安置学校的同时仍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工作,被推为上海各界人民救亡协会理事、上海各大学抗日联合会负责人。刘湛恩给中美协进会孟治的信中写道:“我们试图在这里坚守‘精神堡垒’。虽然我们不得不在军事上撤退,但我们必须在文化上坚持下去。”日伪拟请刘湛恩出任伪“维新政府”的教育部长,遭到他断然拒绝。1938年4月7日,刘湛恩在上班途中遇刺牺牲。“我平生教导学生应为祖国献身,自己就应当以身作则,做出榜样”,刘湛恩作为我国唯一一位抗战期间牺牲的,被授予“革命烈士”的大学校长,其爱国情怀、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为代代学人竖起了一座爱国许国的精神丰碑。
  
    二、“沪江”的学术导向和社会服务,彰显着她的教育情怀
  
    在“沪江大学中国化”进程里,沪江大学办学模式的改革主要聚焦“学术化、人格化、平民化及职业化”四个方面。学校致力于办成一所有较高学术水准的大学,强调科学研究要切合社会需要,力图形成联系中国社会生活实际的应用性专业特色。学校1936年制定的大学办学目标宣称:“大学的目标是提供学术领袖,培养那些为社会服务并使自己和周围人具有良好的生活品质的人”。
  
    在“学术化”导向下,学校生物、物理、化学等系把教学研究的重点紧密对接城市发展重心和社会实际应用,在此基础上,多位学者的科研活动得到社会资金支持,大学产学研合作的雏形得以显现。沪江大学的社会学系是国内高校起源最早的之一,学校还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大学社会中心,课程强调实践传统,学生“不徒阅读各种有关之理论书籍及研究报告,并须亲自实际调查,多以杨树浦工场生活与沪大附近乡村社会为其研究对象,以沪东公社与沪大乡村服务处为其实习场所。”从自身的社会环境出发,着眼于城市社会学,培养城市社会工作者。在这种经世致用学术导向的指引下,学校中文、社会学、教育学、商学等相关专业都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推进学术化的同时,学校高度关注社会需要,组织学生从事社会服务是沪江大学在培养学生品格上最有特色的措施。在沪江大学社会学系建立后,社会服务与专业教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学校将社会学的重点放在“社会工作”,强调社会工作是科学的社会服务。沪江大学践行“社会服务”办学理念的另一个体现是夜校的建立和发展。1932年初,学校在上海外滩圆明园路上的真光大楼开办了一所名为城中区商学院(简称城商)的夜校,“希望这个项目使清寒的好学生能够完成大学学业,增进他们的效能。”城中区商学院采用社会办学模式,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相继开设了新闻学、科学管理、建筑学等课程,还开设了商业美术班、家政班等特科,为社会提供了高质量的平民化高等教育。
  
    三、“沪江”的育人导向和文化核心,催生出她的校训感召
  
    校训是一所大学的育人之纲,是代代学人的文化基因。沪江大学创建者之一、首位华人教授董景安提出的校训“信义勤爱”,蕴涵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百年传承,历久弥新,对代代师生产生了强大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感召。
  
    “盖闻古之学子,必有所得训于其师焉……诸同学能以是四言铭诸座右,何患不成伟人,为沪江光哉?”1919年4月沪江大学《天籁报》第8卷第1号上,身为总编辑的朱博泉在文章《沪江之校训》在文中阐释道:“盖信者实之谓,信则不欺,戒欺求慊,《大学》诚意之功在是。”“夫人必严于义利之辨,而后能有为于天下。”“韩子以‘业精于勤荒于嬉’为训,吾侪勉乎哉!”“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又曰: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吾人若循是以行之,则公私兼尽矣。”1985年,朱博泉老人又作《沪江校训颂》,载于《沪江大学纪念集1906~1986》,在他看来,校训是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让广大师生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进入新时代,学校充分挖掘校训中“信义勤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两者高度契合的核心意涵,联合光明日报社等举办理论研讨会,举办“校训――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师生校友座谈会,撰写《校训的故事》刊载于中央媒体……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展,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用大学校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
  
    日前,在学校建校111周年主题大会上,前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沪江小学董事会主席、上海理工大学杰出校友林贝聿嘉女士率香港沪江小学150余位师生代表回到上海理工大学展开“寻根之旅”,89岁高龄的她深情感慨道:“是母校的文化和精神,把我们栽培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成为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寻根之旅,把‘信义勤爱’的校训精神传给他们、传递下去。”
  
    岁月不居,薪火相传。百余年来,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协同砥砺,追求卓异,为社会培养了十余万优秀专业人才,为新中国建国、富国、强国做出了重要贡献。“沪江”的爱国传统、教育情怀和校训感召,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份无形而又巨大的精神财富,正因为此,“沪江”早已成为海内外全体上理师生校友接续坚守的精神家园和引以为豪的文化烙印。学校历来高度重视“沪江”的品牌建设和精神传扬,“沪江商学丛书”“沪江文化丛书”“‘信义勤爱’校训石”“沪江国际文化园”“沪江文化研究所”“沪江国际教育学院”“沪江讲坛”等一系列文化出版物、文化设施、文化机构、文化活动相继面世,百年校庆、百十校庆的成功举办充分激发海内外全体师生校友的文化归属感和发展向心力,沪江大学时期杰出校友雷洁琼的雕塑铜像作为民进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学校落成……“沪江”的校史资源成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鲜活素材,“沪江”的精神蕴涵为学校“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人才培养正发挥着日益显著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目前,学校已将“沪江”在相应商品和服务类别申请及获准注册了大量商标,该类指定商品和服务几乎全部涵盖上海理工大学教学、科研、文化、社会活动等领域。学校还将强化对“沪江”品牌在多领域的使用,将其传递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发扬光大,并将加强对“沪江”品牌的保护。

文章由大连商标注册网转载 大家需要大连注册商标业务 请咨询 杨先生 13009457010

上一篇:商标品牌保护意识亟待加强

下一篇:商标品牌量质齐升

相关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