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标风波解析

 
 


 新闻来源:中国服装鞋帽网
     光有强烈的商标注册意识是不够的 ――“现代”商标风波解析
   
    1992年,浙江现代集团董事长的章鹏飞花费20多万元一举注册了和“现代”有关的198个商标,这个小小的投资成了今天现代集团的摇钱树,因为与韩国现代集团的合作,尤其是让后者在中国使用现代商标,使浙江现代集团获得了4000万元的收益。
   
    “现代”商标给公司带来了这么大的收益,可是,谁能想到,由于对商标的维护、管理意识不强,这个现代商标“金娃娃”,差点被工商部门撤消。
   
    据今日早报消息:今年10月,杭州下城工商分局在申报市著名商标工作过程中,对浙江省现代控股集团申报的“现代”商标进行审核时,发现“现代”商标已被国家商标局以连续三年停止使用为由依法予以撤销,其他几类商标也面临被撤消。
   
    4个商标的专用权即将飞走,获悉此消息的浙江现代控股集团急了,立即请求工商部门出面帮助解决。经过多方的努力,六个商标基本保住了。公司将129件商标的注册人和地址进行了变更,对自己的品牌实行规范化管理。
   
      强烈的商标意识让浙商屡尝甜头
   
      1992年,现浙江现代集团董事长的章鹏飞花费20多万元一举注册了和“现代”有关的198个商标,含概房产、工业、商贸、家电等43类商标,全国范围内和“现代”有关的商标,98%都被章鹏飞拿下。11年后,“现代”的商标价值开始凸现。
   
      2003年初,浙江现代联合控股集团签下了与韩国现代的商标转让协议,“中国现代”授权“韩国现代”在中国使用“现代”商标,“韩国现代”则指定“中国现代”为现代汽车在浙江惟一的一级经销商,并计划在其他国际商业项目上进行深层次的品牌合作。这一次商标合作,给“中国现代”带来的经济收益超过4000万元。
   
      先立名再扬名,是浙江人在久经市场竞争之后领悟到的一个道理。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今后在商标上的计较也将会越来越多。这不仅仅是因为商标所代表的品牌对市场的引导作用越来越明显,还因为商标在良莠不齐的众多竞争者中已经成为最有效的辨别手段。
   
      “韩国现代”正是为了维护其在品牌形象,愿意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同样,“沃尔玛”看上了“庄吉”商标,美国“强生”为了英文商标与温州“康芙娅”争的不可开交。摆在眼前的一个个例子,让浙江的商人们看到了“商标”这块金字招牌中所蕴含的巨大商机。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的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度浙江省新增注册商标25259件,数量仅次于广东。浙江人强烈的商标意识,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松懈的商标管理让浙商屡吞苦果
   
    与浙商强烈的商标意识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松懈的商标管理和维护,对浙江企业来说,已经是必须面临的一场新考验。“茉织华”的曲折经历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1997年6月,茉织华向工商部门正式申请注册“茉织华”产品商标,却发现商标早就被嘉兴市一名私营企业主抢注。于是,作为国内知名的上市公司,“茉织华”只能处于企业商号与注册商标“割据”的尴尬局面。经过8年的 “马拉松”式的谈判,平湖茉织华总算以67万元的价格收回了“茉织华”注册商标。
   
      同样,由于商标管理维护上的疏漏,宁波知名服装品牌“唐狮”近日在香港被当地一家公司注册。和“唐狮”一样被抢注的还有“安踏”、“雪中飞”、 “爱妻” 、“豹王”等多个知名商标。仅年初以来,内地就有13个知名日化商标在香港被抢注。被抢注的企业将不得不支付巨额的商标使用费、转让费,否则一旦被抢注的品牌产品在香港的销售被封杀,那么损失将有可能高达上百万美元。   
   
      而此次的“现代”商标风波,表面上是由于该公司两次变更企业名称和地址时,未对其商标办理注册人和注册地址的变更手续,致使国家商标局多次邮寄的信函无法到达。但是作为公司核心竞争力、每年为公司带来数千万直接经济收益的“商标”,诺大的一个浙江现代联合控股集团却无专人管理,以至于收到工商部门的通知才恍然大悟。可以说,“现代”此次的商标风波只不过是必然中的偶然。如果“现代”不从改进其商标管理体系入手,那么其未来的道路上还将面临更多的问题。  
   
    链接:商标管理并不简单
   
    商标管理既是企业产权管理的基本职能和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和复杂的动态过程。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强化商标意识、科学规划商标管理,是每个企业决策者应有的意识。这里,笔者归纳整理了商标管理的六方面的要素,作为借鉴:
   
      一、注意及时注册商标
   
      商标保护的关键是要取得法律上承认的商标所有权。为此,在商品投放市场前,企业就应及时向商标管理部门申请注册。一个企业、产品或品牌,如果没有自己的注册商标,就失去了在市场上立足的最基本的条件,更谈不到开拓市场和打造品牌的问题。品牌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面对品牌经营的21世纪,卖产品应当让位于做品牌,做品牌首先要做商标。
   
      二、善于运用“超前占位”
   
    为了有效保护和管理商标,一些深知商标价值的企业把自己的商标占满34大类商品商标和8大类服务商标的每一个位子,从而使其商标取得国内所有商品上的独家专用权,这在商标管理上称之为“超前占位”术。
   
    “超前占位”术堪为企业商标谋略运用的大手笔,值得国内企业在实施商标战略中借鉴。
   
      三、不忘“境外注册”
   
      商标是国际贸易、商业活动中的“世界语”,是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前奏和必要手段。我国大多国内企业商标意识淡薄,给外商以可乘之机,致使近几年国内一些著名商标,甚至驰名商标在国外被纷纷抢注,给这些企业的无形资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也为这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带来了严重障碍。
   
      企业要在国外注册自己的商标,就应该通晓国际注册的规范和程序。目前在世界上,商标注册授予的权力具有地域性,商标所有者要想在哪些国家(地区)取得商标保护,就要在哪些国家(地区)进行商标注册,包括国家(地区)注册、国际注册等不同方式。
   
      四、牢记到期续展
   
      企业注册商标有效期满,应当及时办理续展手续,将商标所有权延续下去。否则,该商标的所有权将被依法取消。
   
    商标续展注册对企业而言是一个简单的法律程序,也是企业商标管理中的基本常识,只要企业在规定的时限内履行申请手续,一般都可以使专用权延续下去。但由于国内大多数企业对商标、知识产权没有专门的机构对口管理,也没有专人具体负责,因此经常人为的错过续展期限。在商标这一关乎企业命运的最重要的知识产权问题上发生此类疏忽,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往往是致命的。
   
      五、防止商标“安乐死”
   
    近来,随着发达国家向我国投资方式的转变,一些外商瞄准我国某些名牌商标,并出巨资与一些名牌企业合资。然而在合资后,原有的名牌商标被合资方束之高阁,并以新的商标或外商的商标取而代之。待中方醒悟或合资期满时,新的商标已被市场接受,原有商标则已布满尘埃,无人问津了。面对外商的这种策略,国内的企业往往全然不觉,束手就范。
   
      六、及时注册企业域名
   
    域名是企业最稀缺的战略资源之一,也是企业活跃在数字空间的电子商标。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迅速普及及其在商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域名的商业价值和战略地位日渐凸显。在信息时代,域名与商号、商标一起,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标识和最宝贵的知识产权。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拥有、使用和保护企业域名资源,是现代企业开拓市场和打造品牌的重大管理课题。
   
 本网信息整理编辑 黑土

上一篇:“宝岛眼镜”之争台湾宝岛胜出

下一篇:索尼如何统一品牌

相关新闻

评论